模块1:核酸药物概述与全球监管框架
1.核酸药物分类与技术平台(mRNA、siRNA、ASO、基因编辑等)
2.全球法规体系对比:
- 美国FDA(CBER vs. CDER)、欧盟EMA、中国NMPA的监管路径
- 生物药(BLA)与化药(NDA)的界定与差异
3.核酸药物的特殊监管要求:
基因治疗产品与核酸药物的交叉监管
- FDA《以核酸为基础的治疗药物CMC指南》、EMA《Advanced Therapy Medicinal Products》
- ICH指南(Q5-Q14)、WHO标准及区域特殊性
模块2:IND阶段核心要求和研发注册策略
1. 临床前研究设计
- 核酸合成与纯化工艺、递送系统(LNP、GalNAc、病毒载体等)的质控
-核酸药物特有非临床考量:靶向性、脱靶效应、免疫原性评估
- 核酸药物特有的毒理学研究设计和考虑
2. IND资料撰写与提交
- 模块化文档(eCTD)结构:CMC、药理毒理、临床方案
- 临床方案设计要点:首次人体试验(FIH)剂量爬坡策略
模块3:临床试验执行与数据整合
1. 临床阶段管理
- 适应症选择与患者分层(罕见病、肿瘤、慢性病)
- Phase I-III试验设计差异(核酸药物的长期随访要求)
- 生物标志物与替代终点的应用(加速审批路径)
2. 数据合规与风险控制
- 临床数据标准化(CDISC SDTM/ADaM)
- 独立数据监查委员会(IDMC)与DSMB的运作
模块4:BLA/NDA申报核心差异
1. BLA专项要求
- 生物制品的可比性研究(工艺变更、规模放大)
- 免疫原性评估与长期安全性监测计划
2. NDA专项要求
- 小核酸药物的化学合成工艺验证(固相合成 vs. 液相合成)
- 杂质谱分析(工艺相关杂质 vs. 降解产物)
3. 加速审批路径
- 突破性疗法(BTD)、快速通道(FTD)资格申请策略
- 附条件批准与上市后研究(Phase IV)设计
模块5:CMC关键技术要点
1. 核酸原料药生产
- 质粒DNA生产与线性化工艺(生物药BLA)
- 化学合成寡核苷酸的关键质量属性(NDA)
2. 递送系统开发
- LNP制剂的关键参数(粒径、包封率、稳定性)
- GalNAc偶联技术的质量控制(偶联效率、游离配体检测)
3. 分析方法与稳定性
- 核酸药物特异性检测技术(qPCR、毛细管电泳、LC-MS)
- 强制降解试验与ICH稳定性指南(Q1A-Q1E)
模块6:审评沟通与风险管理
1. 与监管机构的互动策略
- Pre-IND/Pre-BLA/Pre-NDA会议的关键问题清单
- FDA Type C会议与EMA科学建议的实操技巧
2. 审评问答与缺陷信应对
- 常见缺陷类型:CMC数据不完整、临床终点不明确
- 补充资料(IR/CR)的快速响应策略
3. 生命周期管理
- 上市后变更管理(PACMP)与年度报告
- 专利悬崖应对策略(专利布局与数据独占期)
模块7:案例分析
1. 经典案例拆解
- 成功案例:Moderna mRNA疫苗(BLA路径)、Alnylam siRNA药物(NDA路径)
- 失败案例:CMC问题导致临床暂停的教训
- 多区域申报(中美欧同步)的协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