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植物分子育种与生物技术学术交流研讨会(重庆)

     登录

2023全国植物分子育种与生物技术学术交流研讨会(重庆)


会议时间: 2023-12-15 至 2023-12-17结束
会议地点:重庆 (15日全天报到,具体地址详见第二轮报到通知--收费会议)
主办单位:主办方:中国健康农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中农博后(北京)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农博后作物栽培与耕作学术委员会、中食高科农业科技发展中心

报名
会议介绍

      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等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种业已迈入第四次科技革命时代 ,基因编辑、转基因、全基因组选择等现代生物技术加快应用,正在引领新一代生物种业科技革命,为进一步推进分子植物育种技术的融合发展与应用,不断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水平,充分发挥全国植物育种行业协同创新优势,加强科研团队间的交流,促进我国分子植物育种技术创新,分享当前新的育种技术成功经验,为大学和科研单位、种业企业、分子育种服务企业建立一个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定于2023年12月15-17日在重庆市举办《2023全国植物分子育种与生物技术学术交流研讨会》,届时将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做大会学术报告,以高端主题报告、口头报告、技术交流,产品展示等方式进行深入、广泛的研讨和交流,共同探讨交流新成果。为此,我们真诚的邀请相关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致力于种业发展的企事业单位同仁,莅临本次大会,共聚人脉、共享资源、共谋发展!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会议日程

大会议题:

1、国内外生物育种技术研发现状与发展趋势;
2、植物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前景;
3、分子植物育种新技术和新方法;
4、基因编辑与植物育种;
5、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
6、表观遗传学与植物育种;
7、生物抗逆性和非生物抗逆性研究;
8、植物新基因发掘、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
9、诱变、杂交、单(多)倍体、细胞工程等育种技术;
10、高光效分子设计育种;
11、分子育种进展综合报告;

12、植物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的结合策略;
13、种质资源基因鉴定与创新研究;
14、植物基因组学相关领域实用技术;
15、分子与转基因新技术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16、分基因全分子遗传标记与基因组多样性应用研究;
17、遗传转化、遗传改良的新技术研究;
18、分子育种安全性评价与检测技术研究;

19、现代作物分子遗传育种技术与应用;
20、作物育种中新型的分子工具和技术。

产品展示:会议预留场地用于集中展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成果,推广优秀产品及解决方案和成功经验。具体参展事宜请与会务组联系。

会议嘉宾

邀请出席报告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张绍铃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国家梨改良中心名誉主任,研究领域:梨分子辅助育种与种质创新、功能基因组与生 物信息学、果实品质生理与调控机制、生殖生理与细胞信号转导等

陈善春 原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领域:果树组织和细胞培养、基因工程育种与种质创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

张桂权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水稻遗传学与分子育种

杨庆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

吕典秋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兼任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中国种子协会马铃薯分会副会长

张积森 广西大学农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陈 阜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区域农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农业农村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主任

王雪峰 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党委副书记/中国柑桔学会苗木分会理事长

李正国 重庆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教授,研究领域:植物发育生物学、植物生物技术

杨泽峰 扬州大学农学院院长/教授,研究领域:作物分子进化、植物功能基因组学

曲存民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领域:油菜黄籽性状、植物次生代谢及重要性状遗传与分子调控机制相关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陈晓栋 北京中农博后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健康农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执行主席兼秘书长

侯喜林 原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蔬菜学教授/研究领域:蔬菜遗传育种、园艺作物生物技术及有机农业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郭文武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教授,研究领域:柑橘细胞工程与遗传改良研究

刘孟军 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研究领域:枣组学、分子育种、现代栽培技术及果品营养与功能食品等方向的研究

郭启高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领域:果树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

李 强 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领域:主要从事柑橘功能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与数据库学,分子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工作

张帅宾 德诺杰亿(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

张兴坦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复杂基因组的组装和分型、生物信息分析技术的开发、基于组学大数据挖掘重要功能基因

吴才文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研究领域:甘蔗种质资源的利用、亲本创新的方法、甘蔗杂交组合的选配以及新品种的培育

宋卫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教授,研究领域:麦类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研究

汪松虎 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以拟南芥、番茄和猕猴桃等植物为材料,研究植物应答非生物胁迫(盐碱和干旱等)的分子机制

王晓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研究领域:植物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及其在园艺作物代谢调控分子育种上的应用

曹 珂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研究领域:桃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

王绍东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大豆品质生物学与遗传改良

柴友荣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研究员,生物育种科学系主任,研究领域:油菜遗传育种

梁永书 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水稻种质资源评价与新种质创制工作

邓平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麦类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

任鄄胜 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水稻中心主任,研究员,研究领域:优质、高产、多抗杂交水稻亲本材料创制及新品种培育

田纪春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现任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小麦首席专家,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常务副主任/山东省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 平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教授,研究领域:水稻遗传育种,包括育种新材料创制、分子设计育种及种子工程等

周开兵 海南大学园艺学院教授,研究领域:果树栽培与生理、油茶遗传多样性与新品种选育

唐祈林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教授,研究领域:主要研究玉米及其野生近缘材料玉蜀黍属(大刍草)、摩擦禾属、薏苡属等种质资源收集、引种、试种评价、种质创新、品种选育、栽培、良种繁育及推广研究

周元昌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教授,研究领域:水稻遗传育种,蔬菜育种与生物技术

韦朝领 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研究领域:茶树育种与栽培、茶树基因组与功能基因组学

胡福初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副所长,研究领域:热带果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

何光华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教授,研究领域:水稻重要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水稻重要性状的遗传与分子定位研究、优质高产抗逆杂交水稻新材料创制与新品种选育研究

林忠旭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研究领域:棉花种质资源的收集、遗传评价、创新与利用等相关研究

刘自刚 甘肃农业大学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粮油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冬油菜遗传育种

郑道君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园艺所副所长,研究领域:热带特色植物种质资源调查、鉴定评价、保护与创新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宋江华 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为蔬菜遗传育种及其分子调控

吴玉香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研究领域:棉花远缘杂交种质创新,棉属系统进化

曹黎明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领域:粳稻优质和高产栽培生理机制研究与应用,三系杂交粳稻优势机理及相关基因挖掘利用

李加纳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教授,研究领域:油菜遗传育种;数量遗传及分子数量遗传学;作物杂种优势

符勇耀 长江师范学院副教授,花卉遗传育种团队负责人,研究领域:百合种质创新与抗逆分子机理研究

杨玉花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副研究员,研究领域:大豆种质资源创新和利用、大豆光敏核不育机制解析

李金华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蔬菜系教授,研究领域:番茄抗非生物逆境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及功能基因的研究

阮景军 贵州大学农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主要从事荞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研究

赵芳明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教授, 研究领域:水稻重要性状基因功能研究、MAS及杂交稻育种研究 

樊睿怡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副研究员,报告题目:基于多组学挖掘的CgMYC2转录因子调控化橘红类黄酮合成的分子机理 

陈永欣 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甜糯玉米品种选育及栽培、保鲜、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工作

马  建 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教授,研究领域:小麦产量性状基因的定位、分离、功能分析及其育种应用

柴利军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报告题目:柑橘自交不亲和机制及起源演化

李丹丹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讲师,报告题目:水稻蔗糖转运蛋白OsSUT3影响花粉淀粉积累的分子机制

孙 健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研究领域:水稻种质资源、生物大数据分析、群体遗传学与进化、水稻农艺性状分子遗传机制

李根英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研究员,研究领域:小麦产量性状相关基因功能研究、小麦分子育种和转基因技术研究

罗培高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植物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

邓志英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教授,研究领域:小麦品质、产量及抗逆性状的基因定位、分子标记开发和分子设计育种

徐辰武 扬州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生物统计、应用数量遗传、统计基因组学和作物分子进化

(排名不分先后,报告持续更新中...)

主办及参与单位

主办方:中国健康农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中农博后(北京)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农博后作物栽培与耕作学术委员会、中食高科农业科技发展中心

承办单位: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科农业植物分子育种科创平台

协办/支持单位:果蔬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农业农村部热带果蔬遗传资源评价利用实验室、德诺杰亿(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泽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雅欣理仪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集思慧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慧诺瑞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招募中。。。)

支持媒体:《植物遗传资源学报》《中国种业》《中国生物器材网》《北方果树》 《中国果菜》《活动家会议网》《果树资源学报》 《分析仪器网》《中国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网》《果蔬产业前沿动态》《种业商务网》等

参会费用

 11月20日前汇款:1800元/人,学生:1300元/人;

11月21日以后及现场缴费:2000元/人,学生:1500元/人,

费用包含会议筹办、参会、资料、会议期间用餐等。

 

发言PPT与交流论文

1、请参会代表积极报名参加大会交流报告,拟进行报告交流的代表需准备20分钟左右的PPT,并将报告题目于报名时一并填写提交。

2、会议向参会代表征集交流论文,于会前编印成册。请有意提交论文代表12月1日前发至邮箱。论文要求紧扣会议内容。

3、论文格式:论文请用Microsoft Word录入排版,A4版面,页边距上下左右各2.54cm,页眉页脚取默认值,插入页码居中。论文应包含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等。标题使用三号黑体居中,作者姓名和单位使用小四号宋体居中,摘要和关键词使用五号宋体、小标题使用小四号宋体加粗,正文字体使用小四号宋体,参考资料用五号宋体。文中数字及西文字母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字间距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为1.5倍行距。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 高老师

电  话:15376602038(微信同号)

座  机:0535-2122191

邮  箱:ctc@foodmate.net

Q  Q :3416988473 


嘉宾: 张绍铃 陈善春 张桂权 杨庆文 吕典秋 张积森 陈阜 王雪峰 李正国 杨泽峰 曲存民 陈晓栋 侯喜林 郭文武 刘孟军 郭启高 李强 张帅宾 张兴坦 吴才文 宋卫宁 汪松虎 王晓峰 曹珂 王绍东 柴友荣 梁永书 邓平川 任鄄胜 田纪春 李平 周开兵 唐祈林 周元昌 韦朝领 胡福初 何光华 林忠旭 刘自刚 郑道君 宋江华 吴玉香 曹黎明 李加纳 符勇耀 杨玉花 李金华 阮景军 赵芳明 樊睿怡 陈永欣 马建 柴利军 李丹丹 孙健 李根英 罗培高 邓志英 徐辰武

行业标签: 全国植物分子育种与生物技术学术交流研讨会 农业 果蔬产业 产学研

职能标签: 科研单位 企事业单位 生命科学 专家学者

知识点: 检测技术 基因编辑 生物技术 分子育种 表观遗传学 育种 生物育种 植物育种 分子植物育种 基因组学 生物抗逆性 非生物抗逆性 植物新基因发掘 基因克隆 高光效分子设计育种 植物分子育种 种质资源基因鉴定 植物基因组学 转基因技术 健康 安全 果蔬 生物 研发 检测 实验室 17025 细胞工程 仪器 鉴定 科研院所 植物基 转基因 标记 遗传 安全性评价 分析仪器 种质资源 农学 园艺 果树 柑桔 细胞 基因 信息技术 工具 植物基因 诱变 基因组 生物育种技术 育种技术 遗传育种 植物

地区: 重庆 中国

声明:

①食品伙伴网将行业会议培训信息展示于本平台,仅供您搜索。由于会议/培训的不确定性,有关报名等详细情况请自行联系组织方或主办方进行核实。
②会议与培训等相关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完全归其培训机构或主办方所有。

联系我们

电话:0535-2122191

邮箱:ctc@foodmate.net

手机:15376602038(微信同步)

QQ:3416988473

扫一扫,关注我们


会培中心 | 行业会议 | 行业培训 | 会员中心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免责声明 | 服务内容

(c)2008-2099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7462号-1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



返回顶部小火箭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