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相关的嘉宾专家

  • 张祁良

    上海兆光色谱分离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主任

  • 李振水

    北京天坛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三级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外科、临床肠内及肠外营养治疗,聚焦神经系统疾病的营养研究,擅长脑肿瘤、癫痫的生酮治疗和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营养治疗。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纵向课题2项,横向课题4项,牵头编著专家共识2部,参与编著专家共识5部,发表SCI、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学会及社会任职:北京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临床营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脑血管防治协会临床营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临床营养委员会委员北京医政准入审核专家北京医师协会减重与代谢专科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非公医疗医疗临床营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临床营养杂志》审稿专家《NCP临床精粹》编委

  • 郑文隆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科创百人”研究员。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浙江省博士后择优资助项目等。

  • 郝红勋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讲席教授、博导,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工业结晶、药物分离与精制、功能晶体的设计与开发和高盐废水处理等。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7项,主持各类校企合作项目50多项,开发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已成功推广应用于茴脑、奥美拉唑钠、头孢唑林钠头孢曲松等众多个产品的生产中,建立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推动了合作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提升。上述成果所衍生的新技术和新设备为合作企业年均新增产值过10亿元,年均新增利润超过3亿元。

  • 陆杰

    天津大学化学工程博士,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科研院长。主要从事化学小分子药、生物大分子药的结晶过程机理研究及其强化技术开发。负责中国国家基金委各类项目10余项,发表SCI论文200余篇、授权专利30余件、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担任中国化工学会医药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基金委、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家科技奖励、科技部各类专项与研发计划等的评审专家。

  • 雷凯君

    主任药师,佛山市中医院药务科科长兼制剂中心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兼任佛山市药事管理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药药剂与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药临方制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主要致力于中医临床验方挖掘及院内制剂研发,新型透皮给药制剂的研发等,先后承担和参与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多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 刘冬平

    北京市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医院制剂科研创新与推广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委员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从事中药新药、医疗机构制剂研发及转化工作近三十年,参与包括金花清感颗粒等多项中药新药及医疗机构制剂的研发工作,新冠期间参与完成5项新冠制剂的研发注册工作。

  • 倪文澎

    江苏省中医院制剂研发中心主任。04年起担任制剂部主任至今,见证了制剂部从“小作坊”发展壮大为智能化的制剂研发中心。现已开发28个剂型,200多个有文号,始终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 邓光辉

    上海鹰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博士,2008-2013年,加入葛兰素史克(GSK),从事靶标确认、苗头化合物筛选和先导化合物优化、临床化合物选择等工作。2010年,因临床化合物候选成功,获得GSK杰出贡献银奖;2013年,获得杰出科学家奖和GSK股票。重点参与的2个药物分别进入临床I和II期。今,创办上海鹰谷,致力于为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数据库,提供电子实验记录本、试剂和样品库存管理、化合物注册管理、结构式编辑器、IUPAC中文命名等软件工具。

  • 李中伟

    烟台国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AI研究院院长。致力于AI4S技术在分子科学领域相关行业的产业落地,主导了与万华化学、京博石化、泰和新材等国内龙头企业在均相催化剂研发、高分子材料研发等方向科研命题。本次报告,将就其与化学/化工/材料行业的企业客户在有机合成相关的交流经验和大家进行分享,以及如何应用人工智能和科学计算技术在解决合成产业相关问题方面与大家进行沟通和交流。

  • 林昶旭

    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多年来从事智能化学科研教学工作,研发多型号智能化学教学科研设备,承担多项重点单位自动化项目订制开发、智能化学系统设计开发部署工作。设计承担《化学自动化及实验》课程体系,为智能化学培养相应人才。

  • 陶静雯

    明度智云AI创新部主任,负责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解决方案设计和落地,项目经验覆盖药企研发、制造、质量等环节,负责搭建AI药物性质预测平台、AI+DOE工艺开发平台,AI药物生产异常检测平台,干细胞图像检测平台,大模型智能培训等应用,从算法设计到应用实践于一体。

  • 苏安

    浙江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导,湖州市“南太湖精英计划”领军人才。美国伦斯勒理工大学化学博士,佐治亚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在ACS Catalysis, AIChE Jour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近30篇。主要从事智能医药研发与制造的研究,包括AI驱动的分子设计与筛选、合成方案规划、流动化学工艺优化等。主持多项国家 级、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 夏宁

     法国科学院化学博士,拥有化学和IT双重学术背景,曾先后在德国拜耳集团和巴黎欧莱雅的研发部门工作。 2009年,与合伙人共同创立了 eNovalys,并担任CTO,主导开发了多项化学信息学软件产品,旨在提高化学实验研发效率。2018年夏宁博士创立智化科技Chemical.AI,并于2021年在上海创办了自动化智能实验室(ChemAILab)。夏宁博士带领团队在化学信息学领域深耕十余年,有着丰富的研发经验,并积累了大量化学化工的专业数据,是国内从事 AI 赋能化学合成领域的先行者。 

  • 瞿素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研究员

  • 熊俊

    杭州普适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注册化工工程师,南京大学化学工程本科,浙江大学制药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在设计院从事化工、制药行业工艺设计,2017 年加入杭州普适自动化创始团队,专注于化工及制药行业过程控制自动化解决方案,主要从事化工、医药生产工艺的过程控制优化和自控实施。拥有丰富的生产工艺过程控制优化、Batch实施及自动化工程执行经验。在多年项目实践的基础上,带领杭州普适自动化技术团队研发了用于化工/原料药生产工艺的一系列重要控制模块。

  • 马兵

    安微™连续流技术董事长,具有十多年微反应工艺研发与工业化经验,已发表论文十多篇,包括JACS和Angew等,已申报专利十多项。曾担任美国康宁公司(Corning)反应器技术部应用开发与商务总监,保诺科技(北京)研发经理。同时担任华东理工大学超细粉末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常州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

  • 李世宇

    安琪酵母微生物营养应用技术专家,从事大分子蛋白药物表达行业十年,对于基因工程菌和细胞培养常见配方和发酵工艺问题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经验,对于有机氮源在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应用有深入的研究,多次为国内外行业客户提供优化解决方案大幅提升效价并得到高度认可。

  • 郑嫩珠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畜禽遗传育种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家禽遗传育种学科带头人。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理事,中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常务理事,福建水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长期从事家禽遗传育咱与繁殖、健康养殖技术等研发工作。

  • 夏雨

    博士,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食品行业智库专家、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员。长期从事食品微生物和食品酶工程等领域的技术研发。

(c)2008-2099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7462号-1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
 
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
18906453236
15376602038
扫一扫联系我